2021大高雄經典百K 乘風騎福高雄

2022-03-06
高雄世運主場館 ( 高雄市左營區世運大道100號 )
35,284
動滋劵適用
即時成績查詢
  • 報名時間
    2021-11-08 18:00:00
    2022-02-15 23:59:59
    或額滿為止

活動沿線景點介紹

高雄國家體育場


      高雄國家體育場,是高雄市一座綜合性體育場館,位於高雄市左營區世運大道,為行政院體育署因應爭取 主辦國際綜合運動賽會及舉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而籌建,乃目前台灣最大的體育場。    
       世運主場館的建築師為名列國際前十大建築師的伊東豐雄,亦是伊東豊雄大師在台灣第一個完成的作品, 世運主場館的建築結構全部皆使用臺灣製造、百分之百可回收利用的建材;主場館的屋頂採用綠建築的概念, 使用了 8844 片玻璃壓縮的太陽能光電板做為棚架,除了可達到 70%的遮光效果外,更估計每年可減少 660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樣的建築設計,使世運主場館產生了許多第一:全球第一座具有一百萬瓦太陽能發 電容量的運動場、全球第一座開口型的巨蛋運動場及台灣第一座同時符合國際田徑總會「IAAF」要求的標準球場。

益群橋


        益群橋從2008年10月動土,到2010年7月23日正式通車,共歷時1年9個月,耗資2億3200萬,橋長85公尺,寬24.5公尺,是全國首座「雙拱漸變單拱中央拉索橋」的提籃式橋型,展現了獨特精緻的橋樑工藝, 由藍田路端於橋梁兩側架設鋼拱,向益群路端漸變合併為單拱,而橋索則下拉置於橋面版中央;橋梁塗裝色彩為「白色鋼拱橋梁,銀色吊索」,融合四周寬廣的自然生態親水空間;在橋梁照明設計上,設有洗橋燈、吊索投射燈及燈箱等,不但獲得2009國家卓越建設獎的肯定,優雅的弧度與潔白的色彩,和諧地襯映在整治後、綠意盎然的後勁溪上,雅緻地融合四周親水生態空間,讓景觀質感大幅提升!

高雄都會公園

        位於高雄市楠梓與高雄市橋頭交界的高雄都會公園,面積約35公頃,有廣闊平整的大草原及森林綠地;並有精緻造景的游泳池、生態展示室、親子遊戲室和圖書室等設施。

        園內有一明顯的地標,在中央廣場處矗立一座巧心設計的十二生肖之一「金雞日晷」雕像,在金雞下方,並有青銅鑄版雕線製的地影圖。

        高雄都會公園隸屬營建署,曾是垃圾掩埋場,現園內花木扶疏、綠草如茵,頗有國外公園休閒的意境。園方並常利用假日在園內舉辦關懷臺灣系列講座、親子自然觀察等活動。

橋頭彩虹橋墩

        彩虹橋是高雄捷運進入橋頭的高架橋柱,綿延數百公尺,橫跨在台一線省道上形成長長的走廊,象徵橋頭區作為北高雄進出的門戶意象,為了增加城市光彩,每座橋柱漆成五顏六色,遠觀猶如一道彩虹,入夜則搖身一變為光彩奪目的光橋。

橋頭糖廠

        啟用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的橋頭糖廠,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創立已超過百年。園區內保有的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紅磚水塔、彈藥庫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的古蹟,說明了臺灣經濟產業發展奮鬥的過往,豐富的公共藝術創作、文史展示空間更讓懷舊的空間,增添了新潮的文化動力。

十鼓橋糖文創園區

        在2011年10月於高雄橋頭糖廠內(北區倉庫群)成立,是由十鼓擊樂團負責經營。園區採半開放式營運模式,公共空間開放民眾自由參觀,定目劇表演及鼓藝教學則需另外購票,其中十鼓擊樂團更是曾榮獲「美國葛萊美獎最佳傳統世界音樂專輯」、「美國獨立音樂最佳傳統世界音樂」等獎項,讓民眾在高雄即可享受世界級的表演。

阿公店水庫

        高雄這座老牌風景區,因環境清幽,每逢假日總能吸引遊客前往,歷久不衰。阿公店水庫位於高雄市燕巢、田寮二區的阿公店溪的中上游,日治時代即開始興建,為臺灣施工時間最久、最早完成的多目標水庫。其天然的湖光山色、清幽的環境,使功能取向的水庫擁有迷人的觀光魅力。阿公店水庫擁有全臺第一座環水庫自行車道,長達十公里的環水庫車道串連兩座吊橋及沿途十景:日昇蓬萊、荷塘曉風、崗山倒影、長堤夕照、龍口吞泉、水漾釣月、煙波虹橋、竹林伴騎、樹影果香、晨鐘暮鼓,無論是暢快的單車繞行或是踏著漫步湖畔步伐的都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

阿公店森林公園

        104年起逐步開闢全區佔地約9.3公頃的阿公店森林公園,阿公店水庫週邊景觀改善第二期工程(即阿公店森林公園第一期工程)先開闢工程路與水庫路交叉口3.2公頃範圍,規劃有森林步道、生態池、停車場及兒童遊樂設施等,已於105年完工啟用;阿公店森林公園第二期工程範圍3.6公頃,亦於106年完工啟用,除擴大蝴蝶花園的效益、創造後花園秘境、復育台灣原生樹種、栽植多樣性的蝴蝶蜜源植物及幼蟲食草外,更進行螢火蟲復育,營造出完整生態鏈等,以期棲地的生態系平衡穩定,更可提供市民寓教於樂的場所。

崗山之眼

        崗山之眼園區以天空廊道為主角,全長88公尺,以音樂為設計概念,採用鋼構斜張橋之形式設計,主塔橋為提琴意象呈現,鋼索即為琴弦,意表琴瑟和鳴之意,於末端的迴旋梯則是應和的口琴,階梯踏面琴鍵亦隨之響起,走在天空廊道上微風吹過,彷若演奏著自然的樂曲,享受雲端漫步的視覺與聽覺饗宴,也象徵小崗山重生的生命樂章。

大崗山一線天

        大崗山一線天可由田寮鄉南安村崗安路的朝元寺後山進入,由入口處約再步行十分鐘即可到達;石母乳與一線天其地形為岩質疏鬆多孔的石灰岩,由於雨水與地下水容易滲透,因此形成「地下潛流」與「滲穴」的特殊地形,而平平緩的健行路線,就在看到一線天兩旁的石壁,您便會有不同的感受,這裡也是觀察鐘乳石的最佳去處,鄰近的「情人洞」和「瘦身洞」奇景,也相當值得身歷其境喔。

情人洞

        離開一線天後,約莫7分鐘,可達情人洞,沒有很明顯標誌,路邊剝漆的藍底白色「情人洞」,不注意就會錯失,情人洞縱深28公尺,由於洞內隱秘、空間狹小,適合情侶在此幽會而得名。

瘦身洞

        情人洞和瘦身洞前後相距百公尺,入洞必須手執手電筒,否則無法通行,洞口不到30公分,進入「瘦身洞」後,有許多挑戰,必須滑斜坡、蟹行、蹲行、爬行、側身,縮腹、壓胸等,才能在眾多石縫中「夾縫求生」。

田寮月世界

        田寮「月世界」特殊景觀在地理學上稱為「惡地」,是由於地殼的「回春作用」,經年累月的經由雨水與河水強烈侵蝕,將泥沙堆積在泥岩上,地層變動後,泥沙更與泥岩混合再經由風化、沉積作用,形成今日地貌,僅適於耐旱、耐鹽的淺根植物(如:箭竹)、濱海植物生長。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

        在旗山古老的街道中,隱藏著一棟優雅典麗的仿哥德式建築物,這是天主教道明會的戴剛德神父在1959年,委請義大利建築師設計興建以利傳道的聖若瑟天主堂。天主堂樓高3層,正面是高聳的山牆,以洗石子的灰色調呈現出簡練和優雅,主立面正上方為耶穌像,兩側各立有一座對稱的高塔,搭配圓拱長窗及玫瑰花窗浮雕,用繁複多變的三角牆、圓拱弧線交錯,呈現出精緻的工藝之美,側面則以連續的尖拱窗營造高聳入天的視覺。天主堂的神龕中有金碧輝煌、栩栩如生的壁畫,描繪天主與聖者的故事,搭配挑高的木質屋樑結構,為宗教的殿堂增添聖潔空靈的氣氛。聖若瑟天主堂的古典精緻,曾在2001年文建會舉辦的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榮獲當時高雄縣的榜首及全臺歷史百景的第21名,值得喜愛歷史建築物的旅人細細品味。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火車站建於西元1913年(日大正2年)~1915年(日大正4年),火車站的建築風格,有人稱為擬洋風建築,這樣的建築形式是日本建築留學生帶來臺灣的建築形式,融合了和式、維多利亞式及哥德式風格,造型十分典雅可愛,整棟建築呈現出一種輕鬆活潑的節奏感。淡藍色的外觀十分迷人,遊客不僅爭相與車站合照,更是旗山當地最知名的地標。
    火車站於西元1978年(民國67年)全面停駛,經修復後成為旗山著名觀光景點,現提供觀光諮詢、香蕉文創商品及單車租借等服務。

旗山武德殿

        日本在發動第2次世界大戰時,為倡行軍國主義,除了大力提倡日本立國精神「武士道精神」外,也在各地修建道場,供日裔軍警與青年修練柔道、劍道,宣揚武術。

        西元1934年興建的旗山武德殿,位於鼓山公園下,採傳統日本式寺殿式樣建築建造,不過由於日式廟堂多仿唐朝建築,故武德殿也具有相當濃厚的唐朝風格。

        1994年武德殿遭逢大火付之一炬,整修後的透明玻璃帷幕屋頂卻又無法融入舊有建築的日式氛圍,2014年底經第二度重建復舊,武德殿總算呈現原來的歷史風貌,目前委由旗山蕉城美術協會管理,將建物主體規畫為展覽空間、文創市集、專題講座及才藝教學。


旗山神社遺址

        旗山神社是昔日位於臺灣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鼓山公園(今高雄市旗山區鼓山公園)裡的神社,於1933年(昭和八年)決議興建,而原本計畫要建的是「旗山社」,後來決定將社格提高並追加經費,在1936年落成。
        二次大戰之後,旗山神社大鳥居的上橫木兩邊被削去,橫木之間鑲入「中山公園」四字,現已不存,而參道旁的石燈籠頂部也遭破壞。至於旗山神社本殿一帶則是在1983年在高雄縣長蔡明耀推動下興建了高雄縣孔廟,於1985年完工。



旗山孔子廟


        旗山孔廟位於旗山鼓山公園內,佔地4.1公頃,是全臺面積最大的孔廟。廳殿樓閣,崢嶸軒峻,孔廟山門設有五開牌坊,莊嚴又開濶,建築遵循宋代建築樣式而建,黃色琉璃瓦、朱紅的樑柱與白玉欄柵,富麗宏偉。每年均規劃在此舉辦春季祭孔祈福活動,為學子求得昌明隆盛詩禮簪纓,迎來考試佳績。由於孔廟位於鼓山公園最高處,樹木山時蔥蔚洇潤,茂林修竹視野高遠,遍覽公園的美麗山水與風光明媚秀麗的旗山平原盡收眼底,平日也是民眾踏青及欣賞夜景的絕佳景點。

旗山老街

        旗山由於位居交通幅輳及農產富饒之地,自清朝以來便官商雲集、繁華一時。漫步在歷史與人文氣息匯集的百年山城老街,巴洛克立面裝飾的紅磚建築與砂岩堆砌的石拱亭仔腳,無不散發優雅古典的氣息,更有多棟建築物被指定為古蹟或文化資產,值得一一尋訪品味。

美濃杉林花海

        全台最大向日葵花海、全國最大葵花圖騰就在高雄杉林花海,有五大賞花區,除了向日葵、波斯菊、百日草,另外還有葫蘆生態廊道,可以看到少見的葫蘆花。

        花區主要分布在高181線道和台29線,開園當天活動熱鬧多,有市集、喝咖啡賞花,還可以做愛心領取免費樹苗,值得前往超近距離賞朵朵驚艷美麗。


月光山隧道


        月光山隧道於1998年動土興建,原本規劃的長度為1,440公尺,但從美濃貫通到杉林時,發現地質為容易坍方的崩積層,不得不變更設計偏移方位,隧道長度跟著延長230公尺,達到1,670公尺,使得月光山隧道出現少有的起伏坡道,成為別具特色的隧道。

黃蝶翠谷

        黃蝶翠谷生態資源豐富,生長許多適合黃蝶繁殖的鐵刀木,因此吸引以鐵刀木為食物的的銀紋淡黃蝶幼蟲前來覓食,也造就了數以萬計黃蝶飛舞的奇妙景象,猶如萬點繁星,十分壯觀。 黃蝶翠谷所產蝴蝶有記錄者110種,其中銀紋淡黃蝶與無紋淡黃蝶,曾擁有產蝶密度世界第一的紀錄。

廣善堂

        玉清宮廣善堂位於美濃區福美路旁,主祀玉皇大帝及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廟的起源於民國4年(1915),當時的古阿珍先生將位於杉林鄉鳥仔坑「三聖茅蘆」的三聖神牌請回奉祀於古細番先生住宅,並於民國6年(1917)的農曆4月選定美濃山下(即現址)興建「廣善堂」,於隔年(民國7年,1918)完成建廟,之後陸續增建宣講堂,民國83年(1994)再增建「玉清宮」,廣善堂是美濃地區四大善堂之首,熱心地方公益,同時也是美濃民眾的信仰中心。

美濃湖

        美濃湖原名中圳埤或瀰濃湖,湖面積達21公頃,是僅次於澄清湖的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西北背山,三面環田,景色秀麗,每年10月至隔年3月大批候鳥來停歇,是南部賞鳥的好去處。沿著湖畔設有單車步道,遊客喜歡來此輕騎、散步或垂釣。

美濃客家文物館


        2001年成立的美濃客家文物館,肩負著客家文化歷史的保存與傳承的重要使命,以社區博物館的理念來規劃經營,落實文化主體性、地域文化開展性之目標,展現美濃的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性,和社區結合,增進地方族群間的瞭解與互動。採用菸樓造型與合院設計的建築風格,沉穩樸實。館內透過二層樓的展示空間,提供遊客認識豐富的客家生活文化,陳述客家文化在美濃地區的面貌,利用多種媒體、實物、相片、文獻、影片、錄影帶、複製模型、生態造景、互動展示等,呈現各面向的歷史風貌,並深入將族群特質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表現於文物展示中。全館包括一樓的特展室、主題館、文物展覽室及二樓的兒童探索區、慶典文物室,整體環境清幽舒適,每逢假日總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美濃油紙傘

        油紙傘是美濃最負盛名的手工藝品,因起源於廣東原鄉,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華興、廣振興、廣德興等。

        美濃紙傘業曾有過一段輝煌歲月,全盛時期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與菸葉、稻米同為美濃地區重要經濟收入,如今紙傘雖然不再是日常遮陽避雨的工具,但其藝術價值與裝飾性卻值得珍惜。「原鄉緣紙傘文化村」便是為了原鄉的傳承與文化,以油紙傘為幅奏,融合陶藝、文物、民俗、美食五大主軸,將美濃風情發揚光大。在此除可購買各式美麗的客家產品、瑰麗紙傘,更可參觀製作過程或親手DIY製做獨一無二的專屬工藝品,尋訪客家風情、體驗文物之美,原鄉緣紙傘文化村將不虛此行。


美濃永安老街

        美濃舊稱「瀰濃」,清朝年間,原居屏東里港的客家人渡過荖濃溪,來到美濃月光山建立了「瀰濃庄」。開庄時十六姓先民在此建造了24座夥房,並以永安街命名祈求永久安居之意,至今已有二百年的歷史,是當年開發最早最繁華的街道。由西側的瀰濃庄敬字亭開始直到東門樓,約二公里的距離內充滿了古樸懷舊的氣息,德勝公壇、伯公祠、宋屋學堂、古井及客家藍衫店、美濃舊橋及水圳,還有看不盡古色古香的客家夥房、美麗的門樓,訴說著二百年滄桑美麗的故事。走累了,可以在菜市場點幾道鹹香可口的客家小吃,想體驗客家庄文化就到客家文物館深入了解或到水圳邊看看美濃怡人風光,每一個飛簷、轉角都是優雅的歷史與感動。永安老街儼然是客家文化的歷史縮影,更是美濃的菁華所在。

美濃舊橋

        美濃舊橋建於日治昭和五年,是為了方便美濃庄和河南岸的各庄庄民往來,故在當時全庄的行政中心,建造這條橫跨美濃河銜接柚仔林庄的橋樑。並在舊橋兩端的正中央各立一座石鎮,碑文刻記著美濃橋新建的由來。美濃舊橋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結構方式是將混凝土樑放在橋墩上,並做分水處理;橋的兩側有護欄,橋墩有六座。橋長七十三米,寬約四米;美濃舊橋年代雖久但至今仍十分堅固完整,亦反映了當時對橋樑設計的相關技術和智慧。美濃舊橋前為旗山分局美濃分駐所及八米倒路;後為市場;左邊是美濃新橋;右邊是美濃溪。美濃舊橋在當時的美濃中心地區,是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見證了美濃地區聚落發展的動態。現在雖已禁止車輛通行,但可供行人使用。而美濃舊橋下因溪流通過,成為美濃當地居民最喜歡散步休憩的地方,尤其在炎炎夏日,常可見到附近居民到此戲水玩樂。

美濃水橋


        美濃水橋位於美濃區永安路旁,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水利工程,它橫於美濃溪上,前、後均與水圳相接,除了設有暗坑引水之外,橋面亦可讓行人及機車通行,而水則是走橋下的水道,美濃水橋旁的「水橋改築紀念碑」記載著,水橋於一九二八年竣工,監督設計者為當時獅子頭水利組合的岡田安久次郎,岡田安久次郎為日本國埼玉縣人,曾擔任埼玉縣及橫濱市吏員,明治四十四年來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土木部,隨後進入獅子頭水利組合,大正十五年晉升組合理事,昭和六年被任命為代組合長,同年八月一日辭世,享年六十六歲,水橋是美濃重要的文化資產,極具歷史意義,目前已被高雄縣政府正式公告為縣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



        瀰濃庄東門樓位於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上,門樓緊依著美濃溪,水與門樓構成衛護昔日瀰濃庄聚落東側的防禦工事。東門樓具體創建年代已經難以考察,相傳是瀰濃庄民於乾隆20年(1755)間將村落既有的東柵門改建而成,日治初期(1895~),毀於六堆義民軍與日軍交戰的砲火中,直至昭和12年(1937)間才由鍾春發等鄉紳、耆老發起重建為樓高三層、鋼骨水泥的現在形式。太平洋戰爭時(1941〜1945),上層增設小屋並掛大鐘以為防空警報。民國39年(1950)間,當地居民拆除小屋與大鐘,仿傳統城樓形式而重修為今日的樣貌。門樓正面高懸「大啟文明」的橫額,乃是模擬再現出身瀰濃庄的黃驤雲於道光9年(1829)高中進士而在門樓的題字。民國89年(2000)5月,獲指定為古蹟加以保存。

美濃敬字亭


        敬字亭又名聖蹟亭、敬聖亭、字紙亭。「敬字重字,崇尚文風」是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傳統觀念;加上客家人對書寫後的字紙相當敬重,因此在村莊設焚燒金紙的爐亭,專門化紙。目前美濃區有四座敬字亭保存較完整,分布於金瓜寮、上庄、龍肚等地,其中以位於中山路與永安路口,從乾隆年間即創建的「瀰濃庄敬字亭」最為古老且完整,為國家三級古蹟。瀰濃庄敬字亭為磚造中空六邊形三層磚塔,由燕尾磚疊砌而成,亭身施以彩繪之花瓣狀剪黏,亭頂淺雕如意圖案,造型優雅古樸。在敬字亭下方的石牌,則供奉了倉頡、孔子、文昌帝君等與教育有密切關係的神祇,這也反映了美濃對於文學與教育的重視。

美濃窯



        鍾靈毓秀的靈山山麓下,由藝術家朱邦雄博士打造的美濃窯工作室就在此紮根,催生陶藝公共藝術。在結合青山綠樹的開放空間中,參觀的民眾,常有機會觀賞到藝術家創作大型陶壁藝術雕塑製作的盛況,與自然景觀合一的藝術創作總讓參觀者深受感動。    
        美濃窯的作品除了大型的陶壁公共藝術之外,也創作適合裝置於一般住宅、別墅的小型陶壁藝術,精心設計的陶藝作品蘊含了濃厚在地人文,深受愛好陶磁藝術者的喜愛蒐藏。除了參觀與欣賞,美濃窯提供遊客陶藝DIY體驗,藉由與泥土接觸的過程感受自然、純樸的樂趣,並打造獨一無二的作品。而窯燒咖啡廳有陶壁妝點出華麗外觀,連咖啡桌都出自陶藝創作,提供參訪者身心至高的藝術享受。美濃窯是個培養個人心性與人文氣息的所在,如果想對臺灣陶壁藝術有更深入的探索,走一趟美濃窯相信會給你最深刻的感受。

美濃民俗村

        美濃是南臺灣極富客家文化特色且民風淳樸的小城,名勝古蹟風景優美。美濃民俗村完整保留客家文化,更結合地方上各產業精英,介紹美濃的人文地理、生活習俗及豐富的旅遊內容。
        園區內還可欣賞及親手DIY製造傳統手藝油紙傘以及陶藝手拉坯。更不缺少傳統客家美食館、美濃特產及客家本土小吃等美食。走進美濃民俗村,彷彿置身客家農村中,入口處左右邊各有牛車輪、石磨等古早農村造型的小水池,更添古色古香的氛圍,讓人流連忘返。

旗山糖廠

        創建於1909年的旗山糖廠從日治時期即以品質精良的特製白糖聞名,已經走過百年歲月,在經濟與時代環境轉變下,糖廠也從單純的製糖工業場地轉型為冰品、花卉及休閒的多元休閒園區。旗山糖廠依山傍水,楠梓仙溪水蜿蜒而過,糖廠老樹成蔭、風景秀麗,園區規劃了多功能廣場、溜冰場、小火車、自行車道等區域,還有特別的鴕鳥園,很適合親子共遊。來此遊憩當然不能錯過糖廠的美味冰品,玩累了坐在大樹下品嚐各式清涼的冰淇淋,一邊看著糖廠百年歷史的文物介紹,應是最甜蜜美好的快樂旅行。

高空水橋
        水橋又稱水圳,日治時期稱為上水道,為了解決民眾用水水源易遭污染,導致傳染疾病發生的問題,於1925年建造此簡易自來水設施,由旗山信用利用組合出資,在中山公園旁旗山溪東側興建。水源引自溪水,並利用高差水位輸送水,供應旗山地區5500人民用水,是高雄市最早建設的現代化自來水設施,當地人稱為水源地或水道頭,水源現在改成灌溉用途。雖然高空水橋旁舊火車鐵軌早已不見蹤跡,但水橋旁橋墩仍是五分車鐵軌的遺跡。

高屏溪斜張橋

        高屏溪斜張橋又稱南二高斜張橋,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南部全線最美麗的一座橋梁,也是全臺首座複合式斜張橋,橫跨高屏溪的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南二高、國道三號)橋樑,位於高雄市大樹區與屏東縣九如鄉交界處、高屏溪出海口上游約28公里,為聯絡高雄市與屏東縣重要的交通要道。為國道三號跨越高屏溪進入屏東境內之重要門戶地標,外觀雄偉壯觀,氣勢恢宏,夜晚燈光投射下的斜張橋,就像一道結合力學與美學的人工彩虹,照亮夜空。

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於2011年底落成,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正式會員。佛館每年有千萬人次入館參觀,是旅行者必定參訪的勝地,全球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頒發「2014年旅行者之選大獎」佛館排行為台灣高雄景點第一名。
        佛館最具特色莫過於全世界最大最高的坐佛–佛光大佛。園區還有三好兒童館、四給塔文化廣場、五和塔喜慶之家,以及雙閣樓抄經祈願、茶禪一味等。本館內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除殿堂外還有常設館、展覽館,以及可容納2000人的大覺堂,定期舉辦藝術表演、國際論壇等。